万国掌门人管金生与申银掌门人阚治东:携手称雄上海滩

2020-01-0816:28:14万国掌门人管金生与申银掌门人阚治东:携手称雄上海滩已关闭评论

1994年浦东概念股能够领涨这一轮反弹行情,应当说和上海本地券商的推波助澜有着重要的联系。经过几年的打拼,申银、万国两大券商已经占据了上海证券业的绝大部分版图,而万国掌门人管金生、申银掌门人阚治东更是和上交所创始人尉文渊并称为“上海滩证券三猛人”。

阚治东,1952年生于上海,1979年进入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工作,后至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分行宝山区支行。1987~1988年受团中央选派赴日本进修现代金融证券业务,1988年回国后担任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分行信托投资公司副总经理,当时阚治东只有30多岁。从这里起步,阚治东与他的同事们一起,从异地国库券经营起家,一点一滴地做大了证券部的家业,阚治东本人也赢得了上级领导的信任。到1990年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分行决定组建申银证券公司时,阚治东便成了总经理的不二人选。1990年,阚治东开始担任申银证券公司总裁。

申银证券公司从中国工商银行上海信托投资公司走出来,成为中国工商银行全资附属的证券公司。初期注册资本仅有3000万元,后经一再申请,资本金增加到6000万元人民币,其中含500万美元。

1992年12月22日,上海申银证券公司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正式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这也是经中国人民银行正式批准的全国第一家股份制证券公司。改制后的申银证券公司注册资本提高至6亿元,其中28%的股份由50家大型企业入股,包括金山石化总厂、中国纺织机械有限公司、上海第一百货商店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氯碱化工总厂及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等。

此时,申银证券公司领导班子力量已进一步加强,除了阚治东、黄贵显、胡瑞荃外,增加了姜国芳、缪恒生和李明山三人。

阚治东在2009年出版的自传《荣辱二十年:我的股市人生》中回忆:“姜国芳、缪恒生、李明山的到来,使申银证券班子的内部管理能力和外部业务拓展能力大大加强和提高。姜国芳主管的公司营业网点建设从市内、邻近省份到全国各主要城市全面展开,他主抓的公司经纪业务成为公司业务收入的主要来源。缪恒生主管公司财会工作,使公司急剧膨胀的财会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他主抓的公司投资银行业务继续保持业内领先地位。李明山筹建的浦东分公司,业务网点、经纪业务、投行业务、自营业务等在一两年间快速发展,其规模和水平超过国内当时很多省市级的证券公司。”

相对于尉文渊的特立独行和管金生的刚愎自用,阚治东虽然名为“猛人”,实则谨慎许多。据坊间传言,阚治东领导申银证券公司做股票,要求拉两毛钱就罢手,因此得了个“阚两毛”的绰号。

当时,申银证券做得最漂亮的一件事情,就是争取到中国第一张真正意义上面向全国发行的股票青岛啤酒的承销资格。阚治东是其中的关键人物。

管金生,1947年5月19日出生于江西省清江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1965年,他考进上海外国语学院,1982年在上海外国语学院获得法国文学硕士学位。因找不到对口的工作,他从公安机关的翻译岗位,改行进入上海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工作。

先后任经理助理、副经理,并被选送到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深造,获得法学、工商管理双硕士学位。

20世纪80年代后期,邓小平视察上海,并提出了把上海外滩建成东方华尔街的构思。管金生热血沸腾,他一夜不眠,奋笔疾书,下笔万言,阐述创建中国证券市场的重要性,并请愿作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的建议得到接纳,并被批准“试点”。1988年2月,他负责筹建上海第一家证券公司——万国证券公司(以下简称万国)。

万国从3500万元起家,1989年交易量达到3亿元,1990年达到19.7亿元,1991年46.1亿元,1992年89.9亿元,利润达7000万元,在当时拥有270家会员的上交所,万国占16.7%的交易额,稳坐头把交椅。在一级市场的承销业务中,万国占全国60%的市场份额。

到1992年的时候,万国已成为一家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公司。万国成立不到两个月,就作为中国第一家证券公司在国际证券界亮相,在由20多个国际证券公司组成的、对意大利国民劳动银行新加坡分行在伦敦发行欧洲日元证券的承销团中,日本野村证券任总干事,万国任副总干事。1992年年底,万国在香港与李嘉诚合作,一举收购香港上市公司大众国际,完成了内地证券公司首次收购海外企业并成为控股人。在管金生掌印期间,万国证券一级市场承销业务占全国总份额的60%,二级市场经纪业务占到全国总份额的40%。美国、英国的权威机构评定万国为中国第一大证券公司。万国的脱颖而出,使管金生声名鹊起。他曾应美国CNN广播电视公司的邀请,作为中国金融界第一人在该公司直播中心用英语向全球介绍上海的证券市场。

有人评价,管金生是国内第一个对证券有真正认识的金融家,他的很多思想可以说是超越时代的。在万国发展的初期,管金生四处演讲,走遍全国各地,把银行、政府各个部门都拉出来,进行免费的培训,做了大量市场培育工作。

管金生认为要想与国际大券商并肩,必须更多地雇用那些聪明的、能够将市场视为一门“严谨的科学”的交易员。为此,他在大学里面进行大量的演讲,邀请美林、高盛等国际投行人士给他们讲课。当时,其他证券公司雇用的员工大多为中专毕业生。而在万国的中层以上团队中,来自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的大学生占到90%以上。这些人通晓财经知识,并有一定的英文水平,能够很好地学习国际投资理念。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