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商帮对于上海的贡献不仅在于促进了上海的经济繁荣,还有一点常常被我们所忽视,那就是宁波商帮对上海商业精神的影响。
鸦片战争之后,上海开放为通商口岸,于是这个新兴的城市靠着发达的贸易迅速在全国崛起。.这使本来就有着到上海经商传统的宁波商人更加大规模地去淘金。
上海可以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移民城市,本土的上海人少之又少。那些大富商也大都不是上海本地人。 在上海的移民中,汇集了全国各个地区的商人,其中以宁波商人最多。清朝末年的统计数字说明在当时上海就已经有40万的宁波移民了,占上海所有居民人数的30%还要多。
到19世纪末,经过了30年左右的发展,在上海的宁波人已经达到了百万,是上海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庞大的宁波人群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上海影响的同时,也把自己一些独特的东西渗透到上海人的观念中,比如宁波人的一些饮食习惯,如咸菜过泡饭、宁波年糕、汤圆、黄泥螺、咸鱼鲞都成了上海市民的日常生活习惯之一。 就连上海话的标志性词汇“阿拉”都是源自于宁波话。
在闯上海的宁波人中,商人又占了绝大部分的比重,因此宁波人对上海的影响也可以说是宁波商人对上海的影响。除了一些生活习俗方面,宁波商人对上海的影响以对其商业精神的影响最为明显。 上海在发展中形成了自已独特的经商特色,而这些特色中也融合了许多宁波商人的经商观念、传统。
提到上海,大家首先会想到的是那里充满活力的商业精神。 在那里,到处都活跃着精明的商人,到处都暗藏商机。 在上海,广东商帮与宁波商帮展开了激烈的市场竞争。但是,广东商帮又远远无法与宁波商帮相比。 因为宁波与上海有着明显的地缘优势,而广东商人与上海人在语言上有很大的隔阂。 宁波与上海无论在语言上还是在生活上都极为相似。 宁波很早就是一个贸易港口城市,有着深厚的商业氛围和商业文化基础,这些商业因素在宁波商人迁移的过程中自然也被带到了上海。因此,上海的商业活动有着浓重的宁波特色,这些特色在金融、商业、航运、工业等领域表现得尤为突出。“上海钱业领袖”秦润卿,执掌上海钱业公会多年,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上海金融界的发展。 叶澄衷、严信厚、朱葆三等创办了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银行。 此外,朱葆三、刘鸿生等又创办了中国第一批保险公司。
上海商人勤奋务实的敬业精神与宁波商人有着很大关系。宁波商人在全国以能够吃苦、乐于敬业而闻名。 他们善于开动自已的脑筋,干一行,爱一行。争取在自己所处的行业中领先于众人。 在上海发家致富、大放光彩的宁波富商们很少是靠着家族的势力成功的。 他们绝大部分都是家境贫寒,白手起家,吃了很多苦,尝遍了人间的辛酸之后才出人头地的。 还有很多人是从社会上最为卑微的体力活如学徒、伙计、木工、裁缝等做起,一点点做大,就是叶澄衷、朱葆三、虞洽卿、秦润卿、王伯这样的商界名流也都是白手起家的。 他们通过艰苦创业、顽强拼搏,迅速在上海滩站稳脚跟。 这些人由于自小受到的环境影响,都有着很强的自立意识与自立能力。
因此,他们在从商之后能够准确地判断、把握市场上的商机,也敢于开创一些新的经商领域,往往是从别人不敢做或是别人不屑于做的商业领域发展起来的。 尽管这些领域中大都存在着较大的风险,但是他们能够凭借着敏锐的洞察力规避风险,最终获得成功。在新领域经商,使许多宁波商人迅速积聚起了大量的财富,完成了最初的资本原始积累。 宁波商人的实干精神使他们很快就掌握了近代资本主义的经营理念并成功地运用到自己的商业活动中。 随着他们在上海的扎根,这种务实的精神也就自然地传承到了上海人的骨子里。
勇于开拓是上海人的一个特点。 正是因为有了这个特点,上海才能发展成为现代全国乃至世界的经济中心。 这种开拓精神也深受宁波商人的影响。 宁波商人在积聚了一定的资本后,并不会急于买田置地,回家安度后半生的生活。 他们会把赚来的钱财全部都投资于商业活动中,几乎不给自己留后路,有着“破釜沉舟”的决心和勇气。 他们把商业资本大量投资于产业领域,实现长远的发展。
上海商人的精明在全国都是首屈一指的,被看成“精明而自负、人人精于商战”,这也深受宁波商帮的影响。宁波商人在商业经营活动中头脑灵活、长于思考、善于经营、富于机变。 这种灵活的经营方式使宁波商人能够适应瞬息万变的上海商业社会,并能准确地判断出哪些是有利于商业发展的因素,哪些是不利于商业发展的因素。 在做生意时,宁波商人除了那些基本的商业规则之外就不会墨守成规了。 他们的经商之路可以说没有一种规律可循。
几乎每个商人的成功都有着自己的独到之处。宁波商人是使用新技术、新产品及新的经营方法的先驱。1890年,董秋是永昌机器厂老板,他听说新发明的直缥车比普通丝车效率高,就立即日夜制造意大利式缥丝车及小马力引擎。1894年之前,通久源轧花厂还是一个生产单一的小厂,严信厚把这个厂子向纺纱、织布等多方面拓展,形成为一个综合性的纺织企业。1898年,商务印书馆馆长鲍咸昌见日本钢模印字清晰,就立即引进,使印刷质量大大改善。1852年,宁波商人就集资向英商购买了中国第一艘民营轮船“宝顺号”,这比后来洋务派自造新式轮船至少早了10多年。
可以说上海商人斤斤计较的商业性格也和宁波商人关系密切。尽管上海商人的这种性格为现在的很多人所不喜欢,但是我们不能否认正是由于上海人的斤斤计较才促使他们能够在商界叱咤风云。 由于宁波商人大都是白手起家、从小本经营慢慢发展起来的,因此,要积累更多的资本,就要看重一丝一毫的利益。 宁波商人特别会算账,他们不会多要顾客一分钱,当然也不会少要一分钱。 宁波商人即使腰缠万贯,衣着也不奢华。 只要有利益,他们就会积极争取,大钱要赚,小钱也要赚。 那些别人不屑去做的,宁波人也愿去做。
上海商人服务态度之好在全国是首屈一指的。 在上海,无论顾客是有钱还是没钱,商人们都会热情地向其介绍商品。 在宁波商帮中,流传着一句关于服务态度的行话:“天下之主,不如买主。”也就是今天的顾客就是上帝的意思。因此,宁波商人对待自已的衣食父母是格外小心的,待人如宾,顾客上门,不管新老,笑脸相迎,端凳请坐,敬烟献茶,带款不足,派人跟取,携带不便,送货上门,远道顾客,招待食宿,买错货物,允许调换。 总之,上海商人的服务态度深受宁波商帮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