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创办始末

2019-12-2517:18:57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创办始末已关闭评论

尉文渊口述

上海迈开了建立证券交易所的步伐

我原是普陀区委宣传部的干部,1979年考进上海财经大学就读财政金融专业。1983年大学毕业以后,被分配到北京,在国家审计署工作。1989年11月调回上海,在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金融行政管理处工作。金融行政管理处的工作职责之一,是管理证券市场,我就分管这方面的工作,我与证券市场的联系就此开始。

事实上,在我回到上海的时候,上海的证券市场已经起步,当时有小飞乐、电真空等公司发行的股票在工行信托静安区营业部进行股票的柜台交易,杨百万已经有些名气了。

1989年底的时候,有王波明、高西庆等几个留美归国的学生在北京联络了国家体改委等几家单位成立了中国证券市场联合研究设计办公室(简称“联办”),在北京推动证券市场发展的工作,他们感到在上海比较具备发展的条件。于是由联办的总干事长经叔平同志到上海与朱镕基市长商量配合浦东开发开放,建立证券交易所的工作,得到了朱镕基市长的赞成,上海由此迈开了建立证券交易所的步伐。尽管中央高层如何决策的情况我不了解,但有一点可以确认的是,在上海建立证券交易所,建立资本市场,是邓小平认可的。

为了推进证券交易所和资本市场的建立,上海成立了一个“三人领导小组”,分别为上海体制改革委员会主任贺高圣、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行长龚浩成、中国交通银行董事长李祥瑞。“三人领导小组”直接对朱镕基市长负责,对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成立提出意见和方案,协调各方面的工作。具体的筹备工作则由中国人民银行具体负责,这项工作任务就落到了金融行政管理处。于是抽调了人员,成立了一个筹备小组。当时我并没有参与这项工作,而是金融行政管理处的老处长王定甫去具体负责。这个时候,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找我谈话,说老王离开了,这个处的工作就交给你了。我当时想,我不懂股票这东西,于是也就全心全意地把工作重点放在金融行政管理方面了,主要是金融机构设立的审批、债券和短期融资券的发行审批等等。当时中国人民银行最重要的部门有三个:一个是计划,负责资金、信贷指标的管理等;一个是金融行政,包括全部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管理等;一个是外汇管理。现在,这个金融行政管理处已经变成了银监、证监、保监三个局。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