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银在盛大网络的完美退出

2019-12-2510:25:56软银在盛大网络的完美退出已关闭评论

软银与盛大的合作背景

盛大网络的创始人陈天桥在1999年股市的“5 · 19”井喷行情中掘到了第一桶金。1999年11月,他与夫人一起从证券公司出来,用第一桶金的50万人民币,和弟弟及其另外两个志同道合的朋友,正式注册了“上海盛大万国发展有限公司”。盛大网络做的第一件事情是创办stma.eocm网,以动画、卡通为主,还开出了“天堂硅谷”的虚拟社区。他们的网络卡通在短短几个月中竟拥有了100万左右的注册用户,公司网页点击率也呈几何级数递增。初创的成功使他们产生了对资本的渴求。

盛大网络第一次牵手资本是其与中华网的合作。中华网公司是亚洲最大并在全球享有盛誉的综合互联网公司,于1999年7月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是第一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概念互联网公司。2000年1月,中华网公司向盛大注入了300万美元资金,公司在获得资本后步入了快速发展的道路。盛大网络与投资方中华网的矛盾很快就显现出来。中华网希望盛大网络在动画行业发展,并以此为中心展开经营业务,而陈天桥此时已经倾心网络游戏,并与一家韩国网络游戏生产商AocSzOFT开始积极接触。双方的意见分歧令中华网失去耐心,眼看着自己的投资一天一天被耗尽,只好痛苦地决定撤资。

随后,陈天桥继续与那家名叫ActozSOFT的韩国公司谈判。2001年6月末,双方达成了授权协议,盛大网络用30万美元的入门费和27%的分成获得运营权,而此时离中华网撤资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盛大网络与ActozSOFT的合作仅维持2年,最终因为《传奇》的版权及游戏“外观”问题而合作破裂,恰在此时,本案例的另一主角软银亚洲闪电登场。

软银对盛大的投资历程

在盛大网络与ActozSOFT发生争执的整个过程中,软银亚洲作为旁观者,对盛大网络进行了深入的考察,也许正是这场危机使盛大网络的核心管理团队无意中向软银亚洲展现了其优秀品质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因此,当ActozSOFT向外界宣布终止与盛大网络的合作时,软银亚洲的评估人员就与盛大网络的管理团队坐在了一起。

2003年3月初,软银亚洲向盛大网络投资4000万美元,取得盛大网络25.1%的股权。有了资金的盛大网络加紧了自己研发的新游戏《传奇世界》的制作。4月,《传奇世界》开始内测,7月进入公测,9月同时在线人数突破30万,10月开始收费。按照双方的规划,投资人的4000万美元主要用来收购欧美的一些游戏开发公司,弥补盛大在游戏开发能力上的弱势,打造盛大完整的游戏产业链条。从2003年开始,盛大网络就开始了其收购活动。在日本,盛大网络投资当地的网络游戏公司Botech公司,在美国,盛大网络收购了当今全球两大游戏引擎研发公司之一的Znoa公司。在国内,盛大网络在成都、深圳、上海等地收编了近十家公司,几乎把当时从软银亚洲募集的4000万美元全部用做了收购。伴随着这些收购的进行,极大地增强了盛大网络的游戏开发能力。

2004年5月13日,在进行了一系列收购、兼并,以及引入唐骏总裁、变更公司治理结构等一系列准备之后,盛大比原计划推迟一天登陆纳斯达克,在把发行价削减了15%至11美元以后,盛大通过首次公开招股融资1.524亿美元,当天收报于11.97美元。在上市过程中,盛大网络东共发行了1385万股美国信托凭证,其中由盛大新发行数量为960万股,由老股东抛出用于套现的股票为420万余股。这一股数大大低于早前盛大招股说明书所计划发行的1730余万股。

尽管如此,2005年7月软银成功地退出盛大,兑现5.6亿美元,从4000万到5.6个亿,不到三年,投资收益高达1400%。此举使得软银亚洲摘得了“中国最佳创业投资机构”的年度桂冠,投资盛大也成为2004年度中国创业投资的最佳退出案例。

案例解密

2003年投资中国互动游戏产业巨头盛大网络4000万美元是软银亚洲的最大手笔。在众多实力雄厚的门户网站争相加入网络游戏竞争的情况下,如果没有这次融资,盛大很可能成为一个过早衰退的行业先烈。而软银的适时出现及资金注入,无疑使时刻处于舆论争议核心的盛大保住了自己在中国网络游戏业界排名第一的位置。总的来说,软银亚洲对于盛大的投资,可以说代表了当时投资网络的一种大的趋势。因此,对行业的看好和对盛大领先优势的认同几乎就成为软银亚洲投资的全部原因。盛大自身稳定可靠的赢利模式和优秀的运营团队是获得投资的关键所在。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