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怎样看,1973年都是以戴维·洛克菲勒和他的兄弟们为首的美国权力集团总体战略的重大转折点。
洛克菲勒家族、英美石油卡特尔和它们一伙的银行家决定在1973年10月赎罪日战争期间,操纵全球油价巨幅震荡飙升,为作为全球经济和贸易体系基础的美元“延寿",但这是不能持久的,还需要采取更大胆的行动, 才能保证洛克菲勒家族 对外关系理事会、银行巨头和跨国公司主宰金融的权力。
1973年, 担任纽约对外关系理事会主席和洛克菲勒家族大通曼哈顿银行行长的戴维·洛克菲勒也认为有必要建立一个新的国际组织, 来拓宽美国影响力的政治基础。 这个组织应该是彼尔德伯格会议那样的私人性质的机构,只对受邀请者开放,但是不仅限于美国和欧洲的决策者,这一点和彼尔德伯格俱乐部不同。 这个1973年由洛克菲勒建立的三边委员会,从名字上即可看出它有三个支柱:北美、欧洲和日本。
作为亚洲的经济奇迹,日本有必要同纽约权力集团的战略目标拉近距离。
这个三边委员会的成员差不多都是戴维洛克菲勒的 “劳力士”名单上的人。
第一批成员大部分是同洛克菲勒财团的利益关系最大的、最有影响力的商业伙伴或政治家,如法国的罗斯柴尔德、比利时银行家莱昂 ·兰伯特男爵、 英国商业银行家兼欧洲美元的创立者(伊普斯登的)罗尔勋爵、意大利菲亚特公司的乔万尼·阿涅利和皇家荷兰壳牌石油的约翰·劳登。 洛克菲勒选择了他的亲密朋友、 地缘政治战略家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为第一任执行主任。
在这个名单上还有这几位美国成员:
华尔街银行家艾伦·格林斯潘、大通曼哈顿银行的保罗·沃尔克,还有当时尚无名气的佐治亚州州长吉米·卡特。链在1975年的日本京都会议上,三边委员会工作小组提交的报告题目是“重塑世界贸易和金融纲要” ,其中提出:
三边委员会在维护和平、 管理世界经济、促进经济发展和缓解世界贫困方面紧密合作,将为全球体系的稳定的、和平的演变提供更好的机会。在这个委员会的另一份文件中有这样的解释:
压倒一切的目标, 是使这个相互依赖的世界保持和平, 因此需要保护它为每一个国家提供的利益,对这种利益的外部和内部的威胁,会不断地出现在不惜代价要求更多国家主权的(那些地方)。有时候可能因此需要放慢相互依存的进程 ··但是更多的时候必须注意制止那些中央政府侵犯国家之间的交易,无论是经济物品还是非经济物品的国际交易。
三边委员会议程就是整个洛克菲勒和美国权势集团的议程,当年由戴维·洛克菲勒的哥哥约翰 ·洛克菲勒宣布。
1973年,约翰·D.洛克菲勒三世出版了一本书,书名是《第二次美国革命》,提前向1976年美国建国两百周年献礼。 这本书合情合理地由对外关系理事会出版社出版, 出版社的主管是约翰的弟弟戴维 ·洛克菲勒。 这是一篇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政策宣言。 金融托拉斯的精英们在这里宣布了 “第二次美国革命”。
约翰·D.洛克菲勒在这本书中首次公开呼吁大幅度减少政府的权力,呼吁私有化,呼吁“将尽可能多的政府职能和责任转交给私营部门” ,他指的是那些长期由国家行使的职能。 这是一个放弃罗斯福新政和凯恩斯主义的呼吁一这些办法是从20世纪B0年代以来,由国家来纠正就业和收入分配不公平的做法。
洛克菲勒1973年的呼吁,是一场全国性媒体宣传运动的启动信号,这场宣传运动采用精心挑选的、每一个公民都能认可的事例, 来证明政府效率低下、不称职 不办事 引导大众否定国家的角色,为了利润最大化的私人公司和银行的私利,去废除规范商业秩序和调节公共福利所必要的国家职能。
1976年,洛克菲勒的·“第二次美国革命”纲领取得了重大进展。 戴维 洛克菲勒的门徒、 佐治亚州的农民吉米 卡特在总统选举中击败了现任总统杰拉尔德·福特意外取胜。 福特在尼克松因水门丑闻辞职后继任总统。 卡特内阁的重要职位都安排了洛克菲勒的三边委员会成员。
比格纽 布热津斯基当了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三边委员会成员赛勒斯·万斯当国务卿,卡特政府中至少有26个高级职位由洛克菲勒的三边成员担任,所以有媒体称它为“三边执政”。
更准确地说,这是戴维·洛克菲勒执政。 政府“去管制化” 和私有化的漫长进程正是从卡特开始的,而他的继任者罗纳德·里根更是要把 “去管制化”作为他的总统任期内的中心工作来推行。
值得注意的是, 卡特的共和党前任杰拉尔德 ·福特听从了年轻的幕僚唐纳德·拉姆斯菲尔德的意见, 决定在1976年竞选中放弃提名纳尔逊 ·洛克菲勒担任副总统;在此之后,戴维·洛克菲勒在三边委员会日本京都会议上介绍民主党人吉米 卡特时,称他为“下一任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