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丰银行三次入股平安

2019-12-2113:00:37汇丰银行三次入股平安已关闭评论

一进“平安”府

2002年10月,汇丰集团旗下的汇丰保险以6亿美元(49.8亿元人民币)的价格, 购得中国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10%的股权, 成为当时中国金融业最大的一笔外资投入。这个价格以国际会计准则计算,每股市盈率超过17倍,在当时的情况下显得价格不菲, 但汇丰认为 物有所值, 庞约翰更是喜出言表。

中国平安保险是中国第二大保险公司,其前身平安保险 有限公司于1988年在深圳成立时,只是一家区域性保险公司,注册资本仅人民币,港币各5000万元。其中,招商局蛇口社会保险公司占总股本的51%,中国工商银行深圳信托投资公司占49%。值得一提的是, 招商局正是与汇丰银行同一年 (1865年) 诞生的中国著名的品牌企业, 当年曾经与旗昌、 怡和, 宝顺等洋行在长江航运上一较高下。

中国平安在2002年的此次增资扩股后,净资产达到120 亿元人民币。而这,已是中国平安历史上的第三次资本扩张。

中国平安的第一次资本扩张,是高盛和摩根士丹利两大美国银行的人股。1994年6月,高盛,大摩各自以3500万美元参股,使平安保险成为中国第一家有外资参股的保险公司。随后,平安保险在全国范围内以每股6元的价格募股,于是股东数量激增至70多家。1995年10月,中国平安保险设立平安证券,同时开始向信托等金融领域拓展。

1997年年初,平安保险开始新一轮的股份制改造,由中国工商银行,招商局蛇口工业区有限公司,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深圳市财政局,深圳市新豪时投资发展有限公司5家发起, 更名为 “中国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一家全国性的股份制保险公司。高盛和摩根士丹利通过增资扩股, 股份各增至7.63%。这是中国平安保险的第二次资本扩张。

汇丰入股平安,正值平安两次资本扩张,股权结构相对分散之际。随着汇丰的进人以及中国工商银行、 招商局等发起人的退出, 中国平安的股权更加分散。除深圳市政府名下的深圳市投资管理公司持有16%的股权外, 其他股东的持股比例均不超过10%,汇丰保险以拥有10%的股权位列平安保险第二大单一股东。

二进 “平安” 府

在汇丰入股平安的协议中, 双方约定, 汇丰可在平安公开发售股票时享有优先买人权及价格优惠,汇丰则承诺在平安上市三年内不出售股份。

汇丰一进“平安”府,感觉不错,是个很好的投资,因此它还会再来,而“平安”府同样欢迎这个经验丰富的股东。对于平安,在合作之初,汇丰扮演的是“不是顾问,胜似顾问”的角色,平安的管理层“处处学汇丰”,“时时讲汇丰”,以汇丰为榜样勾画平安的战略蓝图。汇丰看中的则是平安拥有庞大的高端客户资源, 当时双方协议共享客户资料, 这可以为汇丰迅速打开中国高端市场奠定基础。汇丰入股平安,承诺向平安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同时除了委派两人加入董事会外,不参与公司的日常运作。

2003年年初,平安保险完成分业重组,更名为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直接控股平安寿险(控股99%),平安产险(控股99%)、平安信托(控股99.3%)和平安海外(控股100%);平安信托又控制平安银行(控股73%)和平安证券(控股75%),形成金融控股集团的架构。

汇丰与平安的战略合作渐次展开。2003年12月29日, 汇丰动用不超过2000万美元,收购了福建亚洲银行50%的股权,平安信托则收购了余下的50%的股权。 之后, 根据交易协议, 平安信托再注资2300万美元,使其实缴资本扩大至5000万美元, 汇丰所持的股权摊薄至双方同意的27%。

2004 年 6 月 24 日 ,借助汇丰控股这一香港大蓝筹的概念以及顶级投资银行高盛和摩根士丹利等外资股东, 中国平安保险公司成功登陆香港资本市场,在香港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

上市后, 除汇丰外, 平安前九大股东的股权均相应摊薄。 具有深圳市政府背景的两家股东深圳市投资管理公司和深业投资管理公司的持股比例因上市售股降至10%以下。汇丰在中国平安上市时,斥资12亿港元以招股价10.33港元按比例认购, 维持持股比例在9.99% (后摊薄至9.91%), 从而成为平安保险上市后第一大单一股东。

三进 “平安” 府

根据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相关规定,外资对中国保险公司的持股上限为25%,单一外资企业入股中资保险公司的股权比例上限为20%。汇丰持股量仍有上升空间, 它开始依时而进,择时而取。2005年5月9日(星期一)一早,汇丰控股旗下的汇丰保险宣布,已与中国平安保险公司签订协议,待有关条件达成后,以81.04亿港元的代价,增持平安保险已发行股本的9.91%。 汇丰保险增持股份购自中国平安另两家外资战略投资者-高盛和摩根士丹利.收购价为每股13.2港元,较平安股票上一交易日(5月6日,星期五)的收市价格溢价9%。

8月31日,收购正式完成。在协议条款的许可下,汇丰保险将收购平安保险股份的权利转让给汇丰银行。由汇丰银行按每股13.2港元的价格,向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共购入6.1亿股平安保险股份。

这是汇丰对平安的第三次投资。 加上前两次, 汇丰对平安的投资总额达144亿港元。汇丰控股所持中国平安保险股权已达19.9%。对此,汇丰集团主席庞约翰说:“此次计划扩大在平安保险的投资, 表明我们对中国长远前景深具信心。 我们对中国内地保险业的长远发展十分乐观, 并相信平安凭借所具备的优势,将能从保险业的发展中得益。 我们期望与平安进一步拓展伙伴关系, 日后有更紧密的合作,” 中国平安董事长马明哲则在此次交易声明中特别表示, 期望与汇丰继续加深合作。平安需要学习汇丰的标准和效率。

在发展迅速的中国保险市场中,平安稳坐第二把交椅。从1992年友邦保险进人中国开始, 觊觎中国保险市场已久的国际保险巨头纷纷进入。 到2004年6月,中国内地的61家保险公司中,有37家是独资或中外合资保险公司。2004年12月11日,中国加人世界贸易组织三年“保护期”结束,这些外资保险公司不再面临经营地域和业务品种的限制,因而接连发力,纷纷成立新的分公司和推出新业务,使人寿保险市场的竞争迅速升温。 但汇丰并没有单纯靠组建合资保险公司发展,而是展开并购财技快速打入了中国市场。

通过三次投资平安,汇丰集团一跃成为中国内地的外资保险龙头.数据显示,2005年第一季度,中国平安的寿险市场份额占有率达16.9%,居全国第二位。汇丰集团通过平安保险间接享受到中国内地寿险市场份额的3.36%,远远高于外资在华最大保险公司友邦保险1.5%的份额。

汇丰在平安的投资收益,除股价增值和承销收入外,还分享着平安保险每年的利润。平安保险2005年中期的业绩报告显示,上半年净利润达22.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7.3%.其中,核心业务寿险实现净利润18.68亿元,比上一年同期增长35.2%,寿险净利润占集团整体净利润的83%。

在短短3年的时间内,汇丰连续三次收购或增持平安股权,创造了外资在中国金融界罕见的 “汇丰速度”。

有评论者认为, 汇丰对中国的抱负有可能使多年来谋划“大金融” 梦想的中国平安保险公司有一天变成汇丰的一颗棋子。对汇丰来说,并购财技的熟练运用是其全球扩张的一大法宝, 而且多半是全面收购。 对美国利宝银行和法国商业银行一次性“鲸吞” 不论, 美国海丰银行和英国米特兰银行都是经过多年“蚕食” 而来。

不过, 更多的人相信, 得出这个结论显然为时过早, 它取决于 中国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与平安保险在“大金融”的道路上究竞能走多远、能做多大。面对快速发展的中国保险业和持续发展的中国经济,平安集团同样在为打造“百年老店” 而雄心勃勃。

汇丰集团在中国保险市场志向远大,近年来表现尤其活跃。对善于利用并购进行扩张, 同时有极强整合能力的汇丰来说, 其本身业务的持续扩大, 加上适时收购,在日益开放和潜力巨大的中国保险市场上,汇丰怀抱的大志或许才刚开始显露。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