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庞约翰而言,被他看准的并购项目,只要他一出手,就八九不离十,但在韩国和日本, 庞约翰时常空手而回。
2005年1月10日,渣打集团在汉城举行大型新闻发布会。渣打韩国总裁神采飞扬地宜布:“韩国第一银行在过去的5年里发生了质的变化。如果用一辆汽车作比喻的话, 第一银行这辆车, 不仅更换了所有配件, 而且最重要的是更换了发动机。现在, 我们作为新司机, 加上油,它就可以飞驰了。”
与此同时, 汇丰控股主席庞约翰和汇丰银行主席艾尔敦则多少有点神色黯然。 在竞购韩国第一银行的过程中, 起了个大早的汇丰, 却赶了个晚集。 汇丰一直试图通过并购而不仅仅靠分支机构的自然壮大,以更快地进入韩国这个亚太区第三大金融市场。但是,几次都是乘兴而去,败兴而归。
早在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后,汇丰就曾尝试收购韩国第一银行,但最终未能成功。
2003年11月,汇丰有意收购韩国第一银行的消息又开始见诸报端。经过一年多的起起伏伏,在众多收购韩国第一银行的竞购者中,汇丰似乎已经胜券在握。韩国第一银行多数员工也认为汇丰获胜的可能性最大。汇丰一旦竞购成功,这家总部设在伦敦的全球银行业巨头, 与其当时正在亚洲大举扩张的老对手花旗集团相抗衡的力量也将加强。
然而,就在这时,本来无意参与并购的渣打银行一改初衷,加入收购韩国第一银行的行列中来。就在不久前,参与并购中国第五大商业银行-交通银行股权的汇丰和渣打在竞争中,渣打快怏退出。
总部设在汉城的韩国第一银行, 虽然名曰 “第一", 但并不是韩国最大的银行,而是排名第八。不过,以其第八的位置,资产总额达440亿美元,在韩国各地的分支机构有394家之多, 在亚洲金融风暴之后, 韩国第一银行陷入困境,债台高筑。1999年年末,以并购闻名于世的美国新桥资本,以5000亿韩元的价格购得第一银行51%的股权。后来在韩国政府执行认股权证后,新桥资本的持股比例降至48.56%,依然保持控股权。
2004年12月21日, 韩国媒体报道称, 汇丰控股已提议以25亿美元收购韩国第一银行。但是,20天后,即2005年1月10日,渣打银行宣布,以33亿美元并购韩国第一银行,对渣打历史上最大的这一并购案志在必得。
已有150多年历史的渣打银行(麦加利银行),其注册地在英国伦敦,但是其业务却起源于亚洲, 因此一向对自己在亚洲 “扎根深远, 历史悠久” 而深感自豪。对于渣打来说,发展香港及其以外地区的亚洲市场,是它的发展战略目标,目前其亚洲版图已经从中东延伸到了韩国。
渣打为此项收购付出33亿美元,刷新了韩国历史上最大宗外资银行投资交易纪录。此前的纪录,是花旗集团在2004年上半年以27亿美元的价格买下韩国第六大商业银行-韩美银行37%的股权,当时曾参与对韩美银行并购的渣打银行在竞争中败北。
花旗当时的收购对渣打和汇丰来说都是一个剌激。 就汇丰而言, 作为世界银行业内的"老二”,花旗是它直接的竞争对手,也是它追赶和超越的目标;而对于渣打来说,在花旗收购之前,渣打便在2003年拿出1.54亿美元收购了韩美银行9.76%的股权,有意扩大在韩国业务的渣打,本来应该是进一步收购韩美银行的合适人选。
花旗的这一重大收购行为,使渣打与汇丰这对在亚洲极有势力的英国银行眼睁睁地看着竞争对手拥有了以下优势: 花旗由此在亚洲最大零售银行市场之一的韩国取得稳固立足点,在韩国的分支网络从12家迅速增加到234家;信用卡用户从60万猛增至400万;按总收入排名,它也将跃身为韩国第五大金融机构。
渣打,汇丰与花旗都希望在韩国金融市场占有一席之地。此时,渣打终于和花旗一样如愿以偿。对渣打来说,虽然韩国第一银行比韩美银行稍有逊色,但是以在韩国国内排名第八的位置,它同样是一张进入韩国市场分享其经济发展的不错的门票。只有汇丰还在等待适合自己的机会。
让汇丰不太开心的, 还有在韩国保险业领域的竞购也同样以失败告终。2004年10月1日,参与竞购韩国SK人寿保险的汇丰高层,听到了韩国SK集团发表的令他们失望的一份声明.SK集团宣布:已选择美国第二大人寿保险公司-美国大都会人寿作为SK人寿保险的买家。
SK人寿保险在当地市场的占有率约为2.5%,因为重组需要,母公司SK集团决定将其出售。 由于外资进入当地保险市场困难重重, 因此这次千载难逢的机会吸引了 八九家全球规模最大的保险业巨擘参与竞投。 汇丰虽成功进入最后一轮甄选程序,但仍然败在了美国大都会人寿的手上。 之后, 汇丰高层不得不对媒体表示, 会继续留意收购机会, 但会先以通过自然增长的方式扩大韩国市场业务。
2005年2月底, 汇丰控股行政总裁葛霖表示,2005年汇丰将以补充人员使银行自身增长的形式取代并购, 继续扩张亚洲业务, 其中韩国是主要目标。 葛霖说:“韩国金融市场正在迅速增长,在亚洲市场地位非常重要,我们希望融入其中。并购并非唯一途径,相信当地业务可透过自然增长达至目标.”
汇丰在韩国并购史上也有稍微开心的事,一件是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的1999年2月, 汇丰集团以9亿美元收购汉城银行70%的股权; 另一件是2003年8月,汇丰集团旗下的汇丰亚太控股宣布,以1262万美元的价格,买下管理245亿美元资产的韩国AM TeK资产管理公司(Asset Management TechnologyKorea)82.19%的股权。
庞约翰在韩国的并购行动时时受挫,其在日本市场的并购也同样斩获不多。虽然汇丰早在1866年即已进入日本市场, 但就此时而言,相对于竞争对手花旗来说,汇丰在日本市场扩张的脚步缓慢。花旗在日本拥有的商业银行资产远较汇丰为多。
2004年7月12日,市场上传出汇丰控股准备在日本展开并购的消息,打算收购日本消费金融公司-大阪的Aplus公司的股权。Aplus是为当地提供信用卡、 消费贷款及信用担保的财务机构, 拥有470万名信用卡用户。 在着力于消费金融领域拓展的庞约翰看来, 日本消费金融领域发展前景看好, 在银行业务中也相对安全。 因此, 进军日本消费金融领域好过整体购买一家大银行。然而, 在激烈的收购战中, 汇丰最终不敌另一家日本银行-新生银行.随后, 汇丰表示它不打算在日本进行收购, 只希望扩展现有业务。 汇丰集团行政总裁葛霖说:“我们在日本的业务将飞速增长, 但我们不认为需要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