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马车夫:金融先行者的脚步

2019-12-2111:42:00海上马车夫:金融先行者的脚步已关闭评论

银行业的兴旺

荷兰能够以一介小国成为17世纪的商业霸主, 自然有其过人之处, 这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荷兰国内具有很强的金融创新, 从而激发了经济建设中的积极因素, 并且为整个国家的兴旺提供了有效的支持。

开办银行并非荷兰人的创举, 因为早在15世纪,意大利就已经开始发展银 行业。 但荷兰人在 近代商业体制上的创新却一直为历史学家们所称颂。 荷兰人在商业体制上的创新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赋予银行以全新的功能(信用功能),1609年建立阿姆斯特丹银行就是一个典型, 通 过这 种途径, 阿姆斯特丹发展成为欧洲经营外汇、 黄金和白银的中心。 二是大力发展期货、 商品投机、股票投机、 国库券等金融技巧,通过这种空对空的交易, 荷兰垄断了欧洲许多商品, 使得荷兰成为许多商品名义上的“囤积地”、 "集散地" 和“中转地", 而无需 将这些商品直接运到荷兰。

而且, 荷兰政府和立法机构的举措也对银行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一是立 法保证银行的交易自由; 二是政府在欧洲大陆的战争中保持中立。 由此,ー个看上去不可思议的现象出现了: 当荷兰和西班牙的舰队正在海洋上厮杀时, 西班牙贵族手中的白银仍可以自由地从阿姆斯特丹银行的金库中流进流出。

荷兰的银 行, 可以合 法地贷款给自己国家的敌人。

1.阿姆斯特丹银行

阿姆斯特丹银行于1606年经市议会批准, 1609 年正式开始营业。 该银行不是发 行货币, 而是以存款为主要业务, 当时各 地使用不同的货币, 而商人又无法找到大量合乎标准的货币汇票,这成为兴起的国际贸易的一大缺陷。 阿姆斯特丹银行则发行了一种有价值保证的“银行票据”,即阿姆斯特丹银行在吸收不同成色的金属货币存款时, 先对其进 行称量和检验后,给存款人以它自身所定的一种等于荷兰币的信用货币登记于账簿之上,这样, 存款人即以此信用与人交易。

之后,银行又接受金银条块业务,以类似的方法进行存款26。这座银行得到了阿姆斯特丹市政府的担保,市政府为它的银行提供保证金, 这些保证金只能存储在银行里, 不能用于其他任何目的。 阿姆斯特丹银行在不同国家的现金储备数量巨大, 所以没有 任 何停止支 付的危险, 这使它成为18世纪共和国多次财政危机中最有价值的金融机构。 阿姆斯特丹银 行不仅成为共和国而且成为欧洲商业领域中的重要因素。 由于它提供的 信贷和它的汇票到处都有信用,所以极大地促进了共和国对外商业的发展。

这家 银 行有接受存款、 转账、 开发汇票的业务, 它还有权兑换货币、 买进金银和外国铸币、 铸造法定货币等。 当时规定所有价值在600弗罗林以上的票据只有通过银行才能办理,所以几乎每个商人都在 银 行开立 账户。

但是阿姆斯特丹汇兑银行不向客户提供任何个人贷款, 也不允许私人账户透支。 存入该汇兑银行的存款由阿姆斯特丹公司担保,一直到1683年,该银行都为票据交换提供免费服务。 尽管类 似的 银 行迅 速在汉堡、 米德尔堡、纽伦堡等城市建立(据估计,到1697年欧洲已有25家公共银行), 但是没有一家银 行具有阿姆斯特丹银行这样的信用和实力。1721年,该行共有2,918个账户,价值共达 28, 886, 000 弗 罗 林。 1660一1710年,该银行依靠阿姆斯特丹无可争辩的世界贸易中心的地位, 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多边支付体系的中心。

当时荷兰的贸易公司遍布世界各大商业中心,荷兰强大的经济实力支撑着阿姆斯特丹建立稳定的汇率体系, 稳定的汇率又巩固了它在贸易中心的主导地位。 阿姆斯特丹的汇票是万能的通行券, 几乎在世界各地都能承兑。

由于储蓄和兑换的安全、 便利, 阿姆斯特丹银行于1683年开创信托业务。 先是对储户提供贷款, 后又发展了"承兑信用",使得全欧洲的票据都涌向阿姆斯特丹。 无数的汇票云集在这座城市的上空, 然后再分散、 集中,反复循环, "就像血液随着心脏的搏动,贯穿着整个欧洲的商业系统".

金融流通转而又产生并 维持了 低利息率, 阿姆斯特丹银行的 借贷利率最低曾下降到2%, 这表明存在着过剩资金。 于是投资业务又蓬勃发展起来。 由于荷兰本土缺乏相应的工业基 础, 荷兰兰的贸易公司遍布世界各大商业中心,荷兰强大的经济实力支撑着阿姆斯特丹建立稳定的汇率体系, 稳定的汇率又巩固了它在贸易中心的主导地位。 阿姆斯特丹的汇票是万能的通行券, 几乎在世界各地都能承兑。

由于储蓄和兑换的安全、 便利, 阿姆斯特丹银行于1683年开创信托业务。 先是对储户提供贷款, 后又发展了"承兑信用",使得全欧洲的票据都涌向阿姆斯特丹。 无数的汇票云集在这座城市的上空, 然后再分散、 集中,反复循环, "就像血液随着心脏的搏动,贯穿着整个欧洲的商业系统".

金融流通转而又产生并 维持了 低利息率, 阿姆斯特丹银行的 借贷利率最低曾下降到2%, 这表明存在着过剩资金。 于是投资业务又蓬勃发展起来。 由于荷兰本土缺乏相应的工业基 础, 荷兰资金便滚滚外流。 向欧洲各国发放贷款是阿姆斯特丹银行的又一金融利润来源,这一情景甚至延续至18世纪末,虽然那时荷兰早已把世界霸主的地位让与英国, 但荷兰的信贷业务却依然十分发达。波尔多1/3的贸易依靠荷兰的贷款, 连英国也离不开荷兰的资金, 依赖程度之深, 以至英国人觉得自己已被荷兰所控制。 由此可见, 称阿姆斯特丹银行为荷兰的重要经济支柱并不为过, 是它为荷兰经济和贸易的繁荣起到了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

2.信贷投资活动的旺盛

银行制度的创立, 使得荷兰商人可以3.5%的低利息获得贷款,而其他欧洲国家从该银行的贷款利息则是6.25%。 由于英国 17世纪的借贷利息是荷兰的一倍, 所以荷兰商人可以用比英国人更低的出价买到英国的煤炭,以及其他国家的产品和资源, 这乃是荷兰奇迹和荷兰崛起的重要原因。

而实际上, 根据一位英国历史学家的研究, 英国人欠荷兰阿姆斯特丹 银 行的利息, 到300年后的今天依然没有偿清。 而 清偿利息,则是18世纪以来的英国加快海外掠夺和殖民活动的一个重要动力。大量的资本积累造成了票据的风险投资, 在阿姆斯特丹的股票交易所, 世界的经济信息在这里 汇总, 无数的票据在这里交易。 除了期货和票据交易, 荷兰的信贷实力还表现在国家经营的公债。

从17世纪开始, 无论是兴建公共事业, 还是招募雇佣军, 或者装备军船, 国家都不缺 钱。 联合省发 行大量的公债。 它的信誉非常好, 国家支付利息从来不拖欠, 因此所有的投资人都不想抽回资金。当国家需要发行公债的时候,认购的人趋之若鹜。

如同美国今天发行大量的欧洲美元,让美元成为世界货币一样, 阿姆斯特丹也以自己的信用和实力在欧洲范围内发行货币。一位经济学家曾这样描述过阿姆斯特丹的 信贷能力: “阿姆斯特丹的10名或12名头等批发商聚会研究一项银行信贷业务, 他们当场能够让2亿多弗罗林的纸币在欧洲流通, 并且比现金更受欢迎。 没有一个国家的君主能办到这种事情。 这种信贷使这10名或12名批发商能够放手的在欧洲各国施加影响。”

荷兰一个世纪的商业的繁荣造就了荷兰的资金过剩, 其数量之大, 即使荷兰向欧洲各地的商人提供信贷, 仍不足以吸收全部过剩资金。 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各国纷纷向荷兰借款, 其中有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萨克森选候、 巴伐利亚选候、 再三举债的丹麦国王、 瑞典国王、 俄国的叶卡捷琳娜二世, 甚至汉堡市。 已经进行独立战争的美国起义军也向荷兰 借过钱。 这些王公贵族 将自己价值连城的首饰拿到阿姆斯特丹作 抵押, 与荷兰商人达成借款协议。

荷兰是现代商品经济制度的创造者, 他 们将银 行、证券交易所、 信用,以及有限责任公司有机地统一成一个相互贯通的金融和商业体系,由此带来了爆炸式的财富增长。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