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联合会的筹建
商会自从产生以后,虽然以很快的速度普及全国,但仍缺乏彼此之间的横向联系, 在整个组织系统方面,实质上是一种以商务总会为首的, 以省区为单位的半封闭组织系统。 这使各商会对外省区的情势了解不多,也很少参与外省区和全国性的社会经济和政治活动, 与清末出现的日益扩大的社会经济和政治活动不相适应。
从20世纪初开始, 工商界的经济和政治活动日渐跨出本省本市的范围,而日益增多地开展跨省区乃至全国性的活动。 如创办资本和业务关系跨越几个省区和全国的银行、 保险公司、 铁路公司、 矿冶公司等大型企业; 发动数省合作的收回利权和抵制美货运动; 发起全国联合的制定商法、 国会请愿, 以及邀请和接待外国商会代表团来华访问等活动。 工商界的这些大规模经济和政治活动, 几乎都受到了商会组织系统局限性的不利影 响, 从而使一些商务比较发达地区的工商界人士首先产生了联合全国商会成立全国性商会的想 法。 早在抵制美货运动结束后, 就有人提出了加强扩大商会组织的建议, 有 的主张普及商会组织, 以联合统一的办法实施督促和保护工商业的职责, 有的提议以省为单位建立商团, 以便兴利除弊, 保护利权。稍后,到1907年时,上海商务总会议董江义修撰文指出:商会虽多成立,但声气仍未完全 沟通, 商人见识有限,行为盲目, 所办事业往往不合事宜, 致使对外的竞争落后于人, 对内的竞争也每况愈下。 上海商务总会总理周金箴和协理李云书也向商界发出 呼 吁说: 商与商集合而组成商会, 这在今日已收明显效果, 亦为众所周知。 如果会与会相联而成大会, 效力之大必有十百倍于今日之商会。 以积极言, 则权利之请愿, 实业之发达, 力厚而事易举; 以消极言, 则外力之侵略, 官吏之压制,联合对付而势不孤。
1907年冬,由上海商务总会等发起的全国商会商法讨论会, 原本虽只是一次全国商会联席会议, 结果却成了产生全国商会联合会的契机。 会议除了讨论商法草案外, 还形成了由海内外全体商会联合集资创办中国华商银行的决议, 并因考虑到制定商 法和筹建华商银行与海内外华商均有密切关系, 必须要有一个全国性的机构具体负责筹办工作, 又议决仿照西方国家全国商会联合会的形式, 筹建中国的全国商会联合会, 委托上海商务总会和新加坡中华商务总会负责筹办。 上海商务总会在接受委托之后,一面起草华商联合会章程,一面创办了 《华商联合报》, 宣 传全国商会联合起来的必要性。 全国商会联合会的筹备工作由此展开。
1909年12月, 第二次全国商会的商法讨论会又在上海召开, 上海商务总会向大会提交了拟就的"华商联合会章程", 初步规定了华商联合会的组织性质和 任务。 章程规定: 本会系联合华商之商务总会、 商务分会或商务分所, 以及由商会和商人所组织的其他工商团体而成。 其宗旨是: 甲、作为加入本会各商会和团体的总联络机关,设法联合未入本会的各商会及团体; 乙、 谋商会办法统一; 丙、 调查华商商务, 图谋公共利益, 去其阻碍。 会议经过认真 讨论,不仅一致通过了章程,而且议决在上海商务总会主办的《华商联合报》馆内设立“华商联合会办事处",作为专门筹备机关。
在华商联合会筹备期间, 上海商务总会和华商联合会办事处, 为促成全国商会的联合做了大量的工 作。 首先在1909 年 3 月创办了 《华商联合报》(1910年2月改称《华商联合会报>),作为向工商界宣传联合的喉舌。 该报以宣传联合商界, 振兴实业, 唤起商人爱国心为宗旨, 声称 “ 将以联合吾华商,共尽其爱国之心カ, 以富强吾国" 为己任。 其所刊登的内容, 上自国家一切商政, 下至社会营业情形, 兼及五洲各国商市竞争之现状, 以及名家译著、 达士访谈、 各业章程等, 力求 沟通上下内外之商情, 唤醒商界, 启迪商智, 务必使海内外华商都知道联合主义。 它告诉工商界, 中国之贫弱在于实业之不发达,而实业之不发达的根源之一是商界之不联合, 商情之不通 达, 只有全国工商各界联合起来,一致对付外来的政治和经济侵略,共同发展本国经济和政治力量, 才能使国家富强起来。 其爱国救亡之热情, 跃然纸上。 该 报还担当了全国商会的信息沟通中心,积极主动与各地商会联系, 各地商会遇有重要事情也向它反映, 在创办不及一年时间中, 就与300 多个商会函电往来两三千件。 该报的广泛发行,对工商界的加强联合意识、 促进信息交流、增进彼此了解、沟通思想感情, 都起了重要的作用。
华商联合会办事处还时常动员和引导全国商会进 行一些联合活动。 在清末的币制改革事件、 收回被外商侵占的铜官山矿权事件、 声 讨九江英国巡捕击毙华人事件、 组织 "筹还国债会" 反对外玉
“监理中国财政” 事件中, 办事处通过《华商联合会报》,除了经常报道各地的活动情况、 刊登各地商会的有关函电外, 还以编者按的方式作评论、 发号召。如在刊登天津商务总会的《筹还国债公会启事》 时, 该报加按语道: 凡我国同胞无一人不负国家外债之责任, 希望海内外商会诸君子协助天津商会, 以振中国四万万同胞之民气。 从而使 许多商会起而响应, 形成了一个颇具规模的运动。 至于华商联合会办事处在国会请愿运动中的作用, 从上文中已见及。 华商联合会通过这些组织 活动, 既促进了全国商会的联合意识, 也提高了自己在全国商会中的地位。
经过办事处的努力工作,各地商会报名赞同成立华商联合会者逐渐增多。1909年12月,召开第二次全国商会商法讨论会时, 仅有十几个商会表示赞同,到1911年7月,已有270余个商会表示赞同。 于是, 办事处决定拟于下半年召开全国商会代表大会,正式成立华商联合会。 但是不久辛亥革命爆发而被迫中止。 华商联合会虽因客观条件的影 响未能如期诞生, 但是它的胚 胎已经成熟, 为中华民国成立以后中华全国商会联合会的成立做了充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