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公司创建大帝国
唐万新:德隆国际投资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总裁。2003年唐氏兄弟位列富豪榜第25,并且在第一届“胡润资本控制50强”中位列榜首。最终唐万新还是被自己的野心吞没,因涉嫌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和操纵证券交易价格非法获利,于2004年底被警方逮捕。
一位昔日耀眼的“金融天才”,一个曾经是中国股票史上最强的庄家,他的资本运作能力一时倾倒众多企业家和众多的金融人物。但是,当他的德隆神话瞬间破灭时,我们才猛然发现他对整个证券市场和金融秩序带来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其所塑造的“德隆神话”曾经是中国民营企业的骄傲和典范。“德隆战车”的解体,即是企业并购重组法律风险爆发的集中体现,更是唐万新轻视刑事法律风险的突出体现。
1964年,唐万新出生在新疆乌鲁木齐市一个支边干部的家庭,中学毕业以后考上过两所大学但都没有读完就肄业了。
1986年底,唐万新筹了400元钱在乌鲁木齐市团结路人民公园的门边开了一家“朋友”彩印店,赚了点小钱。
紧接着,他拿着这点辛苦钱先后创办了一些实业,但结果都不是很好:他办的一家锁厂因为没有生产许可证而被迫关门;他曾研制过卫星接收器,但后来技术人员被别人挖走;他创办过一家饲料厂也亏了不少钱;他代理新疆人造毛业务却入不敷出;他甚至还跑去偏远的塔什库尔干县承包经营一家宾馆,结果也是铩羽而归。
另外,在短短的3年里,他还曾先后办过挂面厂、小化工厂、学生课外读物服务部、服装自选店、软件开发公司、广告代理公司、出国留学咨询中心等,但效果同样是不理想。
“经营企业就是经营人!”这是唐万新的口头禅。
唐万新在尝试过很多市场之后,最终他找准了自己的位置——股市。
1992年的下半年,深圳股市传来消息,将通过认股抽签表发行5亿元新股。敏锐的唐万新花钱一下子请了5000人到深圳排队,领取认购抽签表,连排3天,抽签表很快变成了德隆的大把钞票。据唐万新后来回忆:1993年之前法人股和流通股界限不清,只要是股票,大家认为都可以上市,我把法人股全部卖了,几个月就赚了几千万……这时,唐万新完成了原始积累。
通过股市赚到大钱以后,唐万新没有因此一头扎进去,而是又重返实业。1992年,唐万新、唐万里及三位创始人,在乌鲁木齐第一次以“德隆”命名,注册成立“新疆德隆实业公司”,投入资本金800万元人民币,主要对一级半、二级股票市场进行投资和运作。很快又以500万元人民币的注册资本,创建“乌鲁木齐德隆房地产公司”。德隆房地产在乌鲁木齐市最繁华的商业街——中山路中山宾馆4层楼办公。
第一个项目做什么?一位友人算卦看风水,言称唐万新必须在文艺路路口建一座大厦,公司才可能兴旺发达。于是唐万新开始筹建宏源大厦,甚至他还跑到北京新街口开了当时首屈一指的JJ迪斯科歌舞厅,年盈利达3000万元以上。但对唐万新来说,娱乐并非他喜欢的,JJ歌舞厅对他来说充其量也就是个交际场。JJ歌舞厅的诞生与宏源大厦的运营,催发了德隆的斗志,让唐万新的欲望又一次燃烧起来。直到1994年,唐万新才真正找到能大展宏图的实业。这一年,他注册成立新疆德隆农牧业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在新疆搞农牧业开发,先后投入2亿多元在新疆各地建立起4个大型现代化的农场,首期开发土地10万亩之多。新疆广袤的土地和特殊的优惠政策,使农业成为唐万新最早设想的产业根基。1995年,注册资本为2亿元的新疆德隆国际实业总公司成立,“新疆德隆”开始现身江湖。
如果只有一人当选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资本枭雄,那么毫无疑问唐万新一定是呼声最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