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树华:破烂大王的传奇人生

2019-12-1810:06:23孙树华:破烂大王的传奇人生已关闭评论

农民模样霸王心

孙树华:曾一举登上“2004胡润百富榜”和《福布斯》“大陆富豪榜”,被胡润列为河南首富。曾是河南省‍人大代表、淮阳县政协副主席。他创立的华林集团注册资金5亿元,号称总资产40亿元,是河南省最大的塑料制品生产经营型企业。

2007年5月17日,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发出通知,称孙树华涉嫌骗取贷款13.6亿元;5月31日,孙树华被公安机关刑拘。

孙树华无疑创造了一个奇迹:两年内使产值不到2亿元的华林集团总资产达到了47亿元;孙树华同样创造了另一个“奇迹‍”,刚登上“河南首富”的排名不到三个月,旗下庞大的产业就几乎全军覆灭,整个集团一夜之间到了崩溃的边缘……

华林集团是孙树华一手经营的“商业帝国”,在淮阳人的眼里,孙树华是一个懂得听取意见的人,并且会来事,也是没有架子、心肠又好、只会做事的厚道人。

孙树华在家中兄弟姐妹7个中排行老三。12岁的时候,孙树华一家由县城搬到了乡村。为了生计,孙树华作为家里大一点的孩子不得不挑起生活的重担。他炸油条、卖烧饼,还做过其他的小买卖。19岁那年,孙树华又开始骑着自行车挨家挨户地收起了破烂,做起了人们看来“最没有前途的职业”。不过,皇天不负有心人,在起早摸黑的苦心经营下,孙树华的“破烂塑料”一度销售到了山东、上海等地,他在几年的收破烂生涯中攒了一些银两。

1992年,孙树华利用手中筹集到的90多万元资金与当地的乡政府合作,办了一个小型的塑料农地膜厂。在那个有产品就有市场的年代里,仅仅利用了半年的时间,20岁不到的孙树华就净赚了200万。

有了钱,孙树华为父母买了房子,从此开始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天有不测风云。孙树华在一次去郑州的途中,横遭车祸,之后就深陷昏迷。他这“一睡”便是200多个日夜,此后,塑料厂不得不停工,销售也陷于瘫痪,工人们纷纷离开工厂,甚至有的员工还搬走了厂里的机器,刚有些起色的小厂就此化为乌有。

8个月以后,孙树华奇迹般地醒了过来。人们常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乡亲放起了鞭炮,满街都是关于孙树华的离奇传言,之前离开工厂的工人也都纷纷跑了回来,工厂又得以复工。

1997年,塑料厂创产值1200多万元。就在这一年,孙树华又组建了沪光塑料厂。沪光塑料生逢其时,1998年全国爆发了百年不遇的洪水,洪水过后农业恢复给生产农地膜的孙树华提供了“百年不遇”的机会。这年,他又建起了长江以北最大的塑料篷布厂。

之后,孙树华又马不停蹄地创建了淮阳华洋贸易有限公司、淮阳土工膜有限公司、郑州福林塑化有限公司。2000年的时候,孙树华以上述企业为基础,组建了华林集团。

这一年,孙树华坐上了奔驰轿车,在当时的整个周口地区也是仅此一辆;淮阳县内人们只要谈起孙树华个个都眉飞色舞,他的传奇经历人人都能说上一段;在淮阳乃至整个周口地区,教育孩子最有效的一句话就是:“长大后要成为孙树华那样的人。”

此后,孙树华又开始联合安彩集团竞标国家重点工程“年产10万吨聚乙烯燃气管道(PE)项目”。2002年8月,这个项目在淮阳落定,总投资12.5亿元。

进入2003年,华林集团及其关联公司又先后将诸多国家级、省级或市级大型工程项目纳入囊中,行业涉及交通、能源、路桥、教育、化工、纺织等领域。当时有人估算,这些项目如果完全开工,至少需要投入的资金在200亿元左右,华林集团先期需要拿出的自有资金至少需要60亿元。那时,华林集团风头正劲,没有人去怀疑他们的财力。

与此同时,华林集团还先后与北京大学、天津大学联合建立了“博士后流动站”和“博士后科研基地”,120多名专家、学者、教授、博士后、博士、研究生加盟华林。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