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义超:千机变富豪的陨落

2019-12-1810:04:06李义超:千机变富豪的陨落已关闭评论

艰苦磨砺成就草根英雄

李‍义超:2003年入选《新财富》中国400富人榜;2005年位于《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第246名;2006年以8.8亿元人民币在该榜中排名为第342位。

由李义超所掌权的中泰公司在2005年5月至2006年12月间偷逃税款1400多万元。李义超作为集团的法人,直接指示公司的财务经理采取收入不记账、隐瞒收入等方式偷逃税款。2007年2月28日,李义超因涉嫌偷税罪被捕。

发家后的李义超在经营企业的同时,更有诸多善举。但是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和难以置信的是,身为人大代表的李义超‍对社会充满“爱心”却对国家税收丝毫没有“慈善”之心。“纳税与死亡一样不可避免”,逃避纳税的企业,必将走向死亡。

1954年6月,李义超出生在河南新郑市新店镇的后营村。后营村是一个贫困的中原小村庄,在那个时候,生活条件非常艰苦。在20世纪70年代初,一个年壮的劳力日收入也不足两角钱。

因为贫穷,家里根本无法承担他的学费,所以李义超在初中之后就辍学了。当时只有16岁的李义超为了生活,不得不到洛河滩挖沙,终日披星戴月,沉重的沙子一抬就是三年。

在1978年的冬天,一个偶然的机会,善于观察的李义超发现洛阳的冬季蔬菜极为匮乏,而与之相反的是在陕北地区,那里的土豆却是大量的积压,几分钱一斤也是无人问津。意识到商机的他,回家借钱后只身一人就到陕北农村去进货,然后再运回洛阳倒手。第一次他挣了700块钱,赚取了他人生的第一桶金。在那个贫穷的70年代,700块钱可以算作是一笔巨款了。

随后,他又到村里开办的电焊厂去工作。数月之后,他在村里创办了一个小五金厂,每天都是不辞辛苦地经营着。没读过多少书的他认定了一个简单而真实的道理:要出人头地,必须比别人多吃苦。

1983年,李义超冒着风险凑了7000元,买回了一台柴油车跑运输。他起早贪黑地为别人运货,风吹日晒,上天也算是不负有心人,李义超终于赚了一笔钱。两年以后,他组建了一条运输队,拥有70多万元的净资产,指挥大小50多辆车,成为当地致富的名人。

有了钱,李义超并没有忘记自己的家乡,他为母校一下子捐了10万元,并动情地说:“我们的下一代,再也不能受我们当年的苦,再也不能没有文化了!”

1986年,李义超又独身一人前往深圳去淘金,寻找自己的事业。在改革开放的热忱中他与港商一起合作做生意,赚得了2000万元。这在当时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1993年年初,他回到家乡和一家台商合资创建了“洛阳中泰房地产置业有限公司”,从此便开始了他的中泰创业历程。

5年以后,李义超又以中泰房产为龙头组建洛阳中泰集团,并在几年后,使“中泰地产”成为了洛阳知名的区域品牌。中泰集团在当时坐拥近4亿元总资产,旗下有6个子公司和一个区域公司,成为主要经营房屋装饰工程、地产开发、物业管理、建筑安装、投资开发、建材贸易等业务的综合性多元化的企业集团。

李义超在经营自己企业的同时,还兼做很多的善举。例如他所属的中泰就曾经先后向“希望工程”、下岗职工再就业工程、洛阳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特困大学生“助学成才”基金、洛阳市见义勇为基金、“助老济困”工程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公益事业捐款40余次。中泰集团网站显示这些捐助总金额有2300多万元,中泰也被评为河南省“十大慈善功勋单位”、“十大爱心援助单位”。中泰公司甚至还在2004年末荣获“洛阳市民营企业先进纳税单位”的称号。

这一系列的善举,为李义超赢得了巨大的社会美名,他被评为“河南省优秀民营企业家”,“洛阳市十大杰出青年”,各种政治荣誉和社会荣誉也是接踵而来。

尤其是在2004年的时候,李义超被评选为洛阳市政协副主席。当时,河南省包括郑州、开封等6个市也仅有洛阳的李义超一位民营企业家进入到政协副主席的领导岗位。这不仅是洛阳市工商联成立50年来,也是洛阳市民营企业家首次进入到政协副主席的领导岗位。在此之前,他已经当选为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