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惜可能失去结婚的机会,毅然前往美国学习
1955年10月28日,英德拉·努伊出生在印度南部城市晨奈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 据说她从小就很少按照大人们的期望去做事情。在英德拉·努伊的青少年时代,多数印度少女都把大部分时间花在学习家务琐事上,但是生性好动的英德拉·努伊却组建了一个全部是女孩的摇滚乐队,同时她还在一个女子板球队打球。
英德拉将母亲视作自己的偶像。她的母亲每天晩餐后,都会与英德拉和她的姐妹们一起交谈,允许她们就所有的事情发表意见,接着她们会对每个人的发言进行投票,胜者的奖品是一小块巧克力。英德拉现在认为,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她逐渐积累起自信和对成功的渴望。
1976年,英德拉以优异的成绩,在马德拉斯教会学院获得数学、化学和物理学学士学位后,进入当时印度仅有的2所商学院之一加尔各答的印度商业研究所学习MBA课程,并在毕业后就职于强生公司在印度的分部。没过多久,耶鲁大学管理学院的一则杂志广告吸引了英德拉的目光,一时冲动之下,她向这所大学提出了申请。令她非常惊讶的是,她居然被录取了,而更令她惊讶的是,向来保守的父母同意她前往美国学习。
2004年1月,在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她回忆起这段经历说:“在当时,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保守的南部婆罗门女孩做这样的事情,简直是闻所未闻的。这可能会使她完全失去结婚的机会。”
不过英德拉向来秉持的信念是:做你自己。她抛开当时社会习俗的偏见,毫不犹豫地前往美国求学。
从耶鲁毕业后,英德拉先后在波士顿咨询公司计划战略部、摩托罗拉和ABB等著名企业任职,在职业生涯的初期,英德拉·努伊曾短暂地迷失在自己的印度特色与美国商业传统之间,但是很快,她就找回了自己。
在耶鲁的岁月,英德拉过得十分拮据,她决定去找一份工作。那是在夏天,为了第一次面试,英德拉花50美元从廉价商店买了一套不合身的西式套装,再穿上她自己鲜艳的橘色靴子。
她颇为幽默地回忆说,这一“彻头彻尾的土包子扮相”引得面试官们“不约而同地倒吸一口冷气”。 然后她只好眼泪汪汪地跑到她的职业发展顾问那里寻求帮助,这名顾问建议她在下一次面试的时候穿她的印度纱丽:“假如他们不能接受穿纱丽的你,那是他们的损失,不是你的损失。”英德拉听从了这一建议,她成功了,她穿着她的纱丽在一个非常著名的管理咨询公司获得了一个职位。在接下来的每个夏天里,英德拉都穿着纱丽去上班、开会、接受采访,她说:“这非常好,永远不必隐藏你的出身···做你自己。”
英德拉常常告诫那些想要学习她成功经验的人:“不要让别人为你定义成功的概念,甚至我也不能。”
英德拉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说:“成功不是钱、声望或者权力,因为资产净值是永远也不能说明自我价值的。真正的成功是为自己感到高兴,感到充实。而这来自于把你的时间和人生投入到你最爱的一切当中。”